首页

国产吐奶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3 07:35:05 作者:焦点访谈|如何答好科学教育加法题?各地中小学创新探索 浏览量:94042

  【环球时报赴澳门特派记者 邢晓婧】回归祖国25周年,澳门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环球时报》记者日前深入采访了在澳门生活的本地人、刚到澳门的葡萄牙留学生以及土生葡人等不同群体,有人参与电商发展,有人交流做科研,有人用血脉将祖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他们的故事,见证了25年来澳门的变化。

  不再“坐等花开”而是做“建设者”

  “以前是没得选,现在是选择太多。”澳门数字产业研究院院长、澳门直播协会常务副会长傅腾龙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他所见证的澳门回归祖国25年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傅腾龙1988年出生在澳门,祖籍福建的他小时候就经常利用假期回老家,和内地建立起深厚的连接。1999年12月20日是一个令傅腾龙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日子。他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说:“那时我所在的濠江中学附属小学有现场观礼名额,同学们都在积极争取,但遗憾的是名额有限,我最终没能到现场去。但是即使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我依旧感到内心澎湃,那时就暗下决心,长大一定要去内地读大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傅腾龙如愿被保送至东北大学,在和澳门截然不同的沈阳,度过难忘的大学四年。在这期间,傅腾龙在用双脚丈量祖国壮丽山河的同时,也亲眼见证电商产业在内地的蓬勃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傅腾龙2014年开始真正涉足电商领域,如今已取得一番成就。

  “在我小时候,家人常常会讨论一个问题:长大后如何谋生?”傅腾龙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澳门回归祖国25年以来,他亲身经历了澳门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也曾赴内地创业,那时单纯地觉得澳门的空间不够,想要向外寻求发展。短短数年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即使身处澳门也能抓住内地乃至国际市场的机会。”

  傅腾龙分析说,澳门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即“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及“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为澳门多项新兴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傅腾龙开玩笑称:“现在澳门的年轻人,困惑的不是没有发展机会,而是到底要选哪一条赛道?以前是没得选,现在是选择太多。”

  在2020年和2022年,傅腾龙在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分别参与创立澳门直播协会和澳门直播服务中心,免费为澳门青年提供直播技能培训,为澳门中小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并与内地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提供直播间、达人建联、策划澳门直播电商好物节主播大赛等资源帮助澳门青年和中小企业主掌握新兴经济技能。

  傅腾龙给出一组数据:在过去约3年间,该中心已向超过350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接触过近4000名有意成为主播的澳门青年;在过去约一年间,在澳门已累计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拉动约1.3亿元的销售额(澳门品牌占比约30%)。

  傅腾龙表示,澳门回归祖国25年以来,澳门人在各个方面得到非常多的照顾,对此心存感激。现在越来越多的澳门年轻人不愿“坐等花开”,而是努力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建设者”,主动参与到各个生态当中,去拼搏、奋斗,帮助国家发展。他强调,“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澳门年轻人可以借助国家发展的大背景,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这让我们十分振奋,也备受鼓舞。

  “相信未来依然百花齐放”

  澳门土生葡人青年协会副主席戴显扬是一位“80后”。回忆起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场景时,他坦言说,作为土生葡人,当时对未来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未知和担忧,但是爸爸告诉他“别担心,往后肯定会更好”。日前,戴显扬在澳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一国两制”是让世界更多认识澳门土生葡人的大好机会。

  “我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澳门就是我的家乡。”戴显扬说,他的爷爷是葡萄牙人,父亲拥有1/2葡萄牙血统,他则拥有1/4。“看不出来吧?”戴显扬开玩笑说,“摘掉眼镜会好一点”。戴显扬的父亲戴明扬1952年出生于澳门,1978年毕业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法学院,是澳门著名律师,在回归前后都担任过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葡文学校基金会第一副主席等职务,并关注土生葡人群体,为当地的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作出诸多贡献。

  戴显扬表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中央政府和澳门历届行政长官都对澳门土生葡人给予充分支持,葡语文化和葡国元素的建筑绝大部份被保留下来。据统计,土生葡人在澳门约有3万人。三年一度的土生葡人世界大会每次都会在澳门举行,今年的大会会期是在12月1日至12月6日,散落在全世界的土生葡人聚集在澳门寻根。不久前,一个远在美国的远房亲戚还通过社交媒体联系到戴显扬在澳门的亲戚,并发来爷爷以前的照片。

  “土生葡人对‘一国两制’的担忧慢慢减少,反而逐渐意识到这是让世界认识土生葡人的大好机会。”戴显扬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澳门土生葡人充分支持“一国两制”,也希望在“一国两制”中推广澳门独有的文化。“背靠祖国,让土生葡人获得更多关注。”

  在学生时期,戴显扬就曾数次赴内地旅游,印象最深的是中学毕业旅行时去上海和杭州。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时有“去上海看人头,去杭州看树头”之类的话,突出了上海的热闹繁华、杭州西湖的人文之美和不同城市的特色。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戴显扬回到澳门之后,把自己对祖国的感情写进作文,一举拿下全班最高分。

  “如果有机会,我想要多去葡萄牙及其他葡语国家,了解爸爸那边的家人,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事物,也想要带回澳门。”戴显扬说,“自古以来澳门就在扮演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把东方的东西传到西方,把西方的东西引进来,我相信澳门的未来依然能够百花齐放”。

  “打开一扇通往内地的门”

  在澳门大学的实验室里,一个忙碌不停的身影引起《环球时报》记者的注意。这位名叫索菲亚·科斯塔的女生来自葡萄牙,是澳门大学与葡萄牙健康研究与创新研究所“精准纳米医学联合实验室”的博士一年级学生,也是葡萄牙通过该项目输送到澳门的第一位学生。接下来的一年里,索菲亚将在澳门大学学习研究,这个月还将迎来24岁生日。

  索菲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她的博士课程一共4年,第一年在澳门大学度过,后面3年回到她所就读的波尔图大学。“澳门大学有出色的超分子化学专业背景,设备先进,环境顶级。”明年,索菲亚将把这些成果带回波尔图大学,以在澳门的实验为基础进行后面的研究,那时她将更多聚焦于生物学领域,所以在澳门大学的这一年对她今后的科研工作非常重要。

  “结合两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我非常期待能得出有趣的科研结果,每每想起就感到激动。”索菲亚说,完成博士学业之后,她打算去荷兰研究癌症方面的课题。“我肯定还会再回澳门!”索菲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澳门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让她终身受益。“澳门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会说英语就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到不便,这让我很快交到不少好朋友。虽然刚来3个月,我已经可以熟练使用微信,还总在淘宝上买东西。假期我会和朋友们一起通关去内地观光旅游,珠海、广州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还想去深圳,听说那是一座科技感十足的城市,很想去见识一下。”

  索菲亚的家乡佩纳菲耶尔位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区。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踏上澳门这片土地之前,她就曾在葡萄牙的历史课上学习过关于中国澳门的知识。来了之后,发现澳门的公交车站、街道名等有葡文标注,对她很有帮助。在她看来,澳门一些建筑虽然保留了欧式风格,但那些高耸入云、炫目耀眼的现代化建筑还是和家乡很不一样。

  “在我看来,澳门就像是一扇门,你打开它,就能通往中国内地,那里是更加广阔的天地。”索菲亚说:“在澳门,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内地的优秀同学,现在正在努力学习普通话。对葡萄牙人来说,想学中文不容易,但是我的同学们都在帮助我,这些情谊是我在澳门收获的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索菲亚称,以后一定会再来澳门,有可能是出差、参加国际会议,也有可能就是单纯地拜访老友。至于在澳门期间,“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有各式各样的美食,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我还想探索更多”。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媒将核电站正常排放冷却水与核污染水混为一谈是在误导舆论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驻暹粒领事办公室主任刘志杰,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以及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秘书长白博深,柬埔寨暹粒省副省长本布拉格,柬埔寨内阁办公厅副国务秘书老明、柬埔寨暹粒省卫生厅厅长克罗斯沙拉等中柬两国嘉宾出席活动。活动由世界针联常务副秘书长杨宇洋主持。

混团世界杯中国队五连胜 王楚钦:面对单打心态更好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 消息,5月8日,中国海警1301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中国海警依法开展的维权巡航活动。

两岸妈祖宫庙联手 促“妈祖信俗”活态传承

陈星灿表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呈现多元融合的文化景观,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的重要诠释。不断深化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和周边区域文明互动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对于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图景和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启动

从杭州亚运会期间的入境机票预订量来看,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前往中国杭州的境外客源地TOP5为中国香港、日本大阪、中国澳门、韩国首尔和泰国曼谷。

珠峰地区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 专家解读空地如何协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王双飞在致辞中希望各方加强创新引领,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化工程领域联合攻关,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深化工程科技人才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联动发展,加强互利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相关资讯
香港东方书画院捐赠13幅书画予保良局支持安老及社会服务

高质量发展是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由以资源消耗、劳动力投入以及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以提质增效、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的卡点瓶颈。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形成的生产力。之所以强调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力必然是新质生产力,是因为新质生产力内含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突破技术“卡脖子”环节,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基于此,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